“一個沒有準備好要死的人,就絕對不會死”,這句話能夠給人力量?;熀蟮亩€月,我要進行手術了,手術方案由主治專家德田教授和心臟專家(因我做過心臟介入手術)成形科專家(后期乳房重塑),一起認真商討。在化療即將結束時和我們一起討論,做了三次調整后決定的。特別是德田教授在百忙中抽出時間,親自講解方案后還不斷的點頭致謝我的配合和關照,當時我們就在同意手術單上簽了字。等候辦理住院手續的時間。
6月21日醫院通知,上午9點去辦入院手術。辦理入院手續的時間和住院時間相差15天左右。手術前的各項身體檢查在門診已經完成。邁進入院部的一瞬間,就有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。安靜的大廳像賓館接待臺,都是個體分室接待,護士詳細的核實病情后,仔細認真的講解入院、出院,術前、術后的注意事項。有書面的入院規定,和攜帶的日常用品清單,還送一個入院行李包。仔細詢問對醫院的食宿要求,(比如我不吃冷飯,喝牛奶鬧肚子)認真記載日常生活的喜好和忌諱,如一日三餐的飲食習慣、食物過敏問題、潔癖等等都要記錄。入院手續辦理結束后,告訴我有什么遺漏可以再聯系。讓入院者安心,家屬放心。接待患者的方式和貴賓一般,對病人的關懷和尊重是我沒有想到的。
辦理了入院手續后的第14天下午收到了醫院通知,7月5日上午10點30分正式入院(之前,我們早已按醫院提供的入院準備用品放在行囊中)。我們按時到達病房登記窗口,高興的是如期所愿趕上了免費病床,因為在辦住院手續時,填寫了申請免費病床。免費病床是電腦排隊的,只要住院那天有免費空床就可以排上。我很幸運、真的開心。那一刻,我情不自禁的想流淚,不知道為什么,也可能是激動,也可能是感謝!激動的是這里不存在走后門、拉關系問題;感謝的是一個外國人來到這里,不僅沒有歧視,還和本國人一樣一視同仁。
我們提前10分到了病棟,窗口登記就直接到了病房。這個病房住四個人,我靠窗戶離水漱池近,門口是廁所。設備齊全放書柜、放貴重物品的小保險箱、放藥品、洗漱柜、衣服柜、放雜物的坐槨、電視等。病床自動控制高低躺臥。地方雖小利用率極高。護士來講解熟悉各種設施利用,呼叫方法。手腕帶上了住院姓名和條碼號。還告訴有什么地方不舒服馬上報告不要忍耐。接著藥劑師來了帶走了我入院前喝過的各種藥品(來時就通知帶上所用的藥品),進行入院治療的用藥分析。
護士接待并介紹了開飯時間、休息時間、洗衣地方就在走廊用洗衣機一次100日元,烘干一次200日元(總共不到20元人民幣)、淋浴室有二間,門口有預約時間表,探視地點在進門口的大廳,有沙發、圓桌。醫院里就是一個小社會,地下層設有快餐店、美容店、書店、郵電、復印、24小時店(有開水、微波爐,日用品、各種便當)小買部(有休息座)。和生活息息相關的東西基本都有,非常方便的人性化的設施和服務。
先進的醫療設備和醫院的的生活設施,省去了家人的陪伴,完全沒有后顧之憂。我做過心臟介入手術,長期服用阿司匹林,在手術前要停服這種藥,需要提前5天住院,進行輸液調整。輸液器上都有定時器,進藥都有電流控制,輸液出去帶電30分鐘。我輸液的藥每小時控制1.5cc。每晚從十一點到早五點多之間護士來四次,拿個小手電筒觀察點滴情況。病房插座有紅白二色,白色是普通日常用的,紅色是醫院專用,在全部停電的情況下也有電不影響治療。輸液出現異常機器會叫,護士馬上就會到,不用操心輸液途中的意外。帶輸液器出去帶電時間是30分,不過各個地方都有電插口。
每天早晚都有交接護士來打招呼,告訴她已離崗謝謝關照。接班的會告訴姓名,現在開始我為你服務,請多指教。
住院的一日三餐飲食,原則不準送飯,醫院按病情配餐,由護士送到床前。因為我在入院預約時要求飯菜要熱,果然,每頓飯來的都是熱氣騰騰。飯前都有大麥熱茶送上,醫院的飲食是按病情營養配餐。食譜明確卡路里熱量成分。每周都有營養知識宣傳,對飲食的問卷調查,和患者的要求和意見。對于年高、自身進食有困難的病人,護士會給予協助,而且飯后會送上漱口用具(要求食后3分鐘刷牙漱口)。飯到位后,二小時后禁用,剩余的護士就會收走,以免開始生長細菌的食物進口。二十天的住院飲食幾乎沒有重復(除主食),體重保持均衡。每天清晨,護士要帶我去稱體重、做記載。
手術定在7月11日,前一天晚上下班后,德田教授親自到床前告訴我安心休息,明天親自主刀。手術當天的上班時間前,麻醉科、心臟科和形成外科的擔當醫生都來病室打了招呼,”早上好!手術室見,我會陪同你全程手術請安心”。那是一種什么感覺?二個字”踏實”。
早上通知13:00進行手術室,12:50分進手術室。12點又來通知因上臺手術延長退遲10分鐘,還說對不起。于是13點我準時正式從病房出發,由一名護士帶領從12樓下到3樓中央手術室,到了手術室門口1米的界限處,護士和家屬都止步,自己走進手術室。一個大約30平米左右的麻醉室。手術室在腳前方的一個不銹鋼門里。首先看到的是來過病室兩次打招呼的麻醉師和3位笑咪咪的護士,醫療翻譯讓我放松,吸酸、測氧程度、上心電圖、開始輸麻醉藥時告訴我有點痛,我回頭看表13:10點我說沒關系感覺流到血管3寸時,我舉手Ok,怎么放下來已經不知到了。熟睡中整開眼睛已經離開手術室,時間5:50點。兩位綠衣服護士揪起床單把我放在病床上。這里的病床都是在病人手術時要推出去從新消毒換新臥具。然后到手術室接回病人?;氐讲》亢?,進行量血壓、體溫、通氧,把按摩器、電熱被等等整理好了之后才通知女兒和老公進來。時間6:10點。只看見女兒在說話,隨聲應著,頭開始暈厥看到我往云中升,在潔白的云霧中漫游身體在飄,朦朧中感覺自己的胳膊不存在了,突然問我的女兒,胳膊呢?女兒趕快說在這里。我安然的又睡去,中途感覺有些熱,護士為我取下一層電熱被,還有一層毛巾被和棉被,小腿的按摩器一直再工作著。迷糊一下醒來已經9點,醫院告訴9點家屬必須離開。一晚上值班護士(小伙子)盡心盡職,只要睜開眼就看到他在我的床前。換了5次液體(每次喚醒我告訴我是什么藥,每次藥量100cc)幫我二次翻身?;景胄r來一次,早上5點取下吸氧管、6點取下按摩器。小伙子來了扶我起來下床活動,只覺的天旋地轉,他說慢慢來,幫我提著尿袋走在門口立了一下,他說可以了并幫我拔了尿管。半個小時后,他來打招呼下班了。護理的專業水準是子女及親人無法比擬的,他們是真正的天使。
早上10點護士推我去洗了刀口。我又暈暈欲睡,手術后醫生經常過來查看,告訴我有痛感不用忍,告訴我們,我們有辦法讓你的疼痛減到最小。這樣的關心從精神上減輕了病痛,整個治療過程基本沒有疼痛。醫院的輸液時間是有規定時間的,24小時液體結束。輸液器二根管,一根走液體、一根是用藥。給藥都有時間控制,交接班都要有記錄,在液體瓶子上劃線做標記。
日本醫院的護士很盡責很辛苦,對患者來說是一種坦然的享受,護士的處處關照,比家人更細心。住院期間完全不用家人照顧,一切日常生活都靠護士。先進的醫療護理的比自己家人更細心,那種專業程度讓自己舒心、家人放心。由于我不會日語,細心的護士把日常所需的護理詞翻譯出來貼在床頭,只要按了呼叫,護士就會馬上來到面前,你只用手指就可以得到及時護理。
手術后我出現頭暈目?,F象,預約了在門診做二項檢查。每次都是在住院護工的陪同下進行。檢查過程中護士和醫生的配合黙契,對患者的親和力是難以想象的。做腦血管超音波時,護工用輪椅把我推在檢查地點的門口、然后告訴我完畢來接,馬上離開去做下一項工作。輪到我時,負責檢查的女醫生岀來推我進了超音室,超音室較多走廊也長,在第七室她為我做完B超后又推我出來,告訴我她會打電話給病棟,沒有三分鐘護工便跑來把我送進病房。又一次CT預約是下午三點,護工按時推我到了CT室門口,把檢查的工作夾給了我又回去工作了,我看到工作夾里有檢查單,造影劑說明、還有完畢后接回電話。擔當的男醫生推我進去,告訴我不必脫外衣沒關系,扶我上下,做完后又把我推在大窗戶前,(示意我可以眺望外面,)告訴我護工會馬上來接。不到三分鐘的時間護工來接我回到病室。醫院的工作通道暢通無阻,部門之間不分職位的配合讓家人和自己都不用擔心醫療問題。
在醫院用藥是護士在每餐前送來,餐后半小時后來回收用藥后的外包裝。如果自己忘記了,護士會看著你服下藥后帶走包裝,很友善的保證和監督效果。
日本人非常注重個人衛生,在醫院輸液中手術后也不誤天天沖澡,泡腳(浴室備有高、中、底腰三種鞋)。護士會在沐浴前后幫我把傷口處密封起來,更衣處有備用的消毒棉和膠帶,以便換掉被水打濕的藥棉。沐浴后,按電鈕護士會幫我整理傷口,穿好衣服送入病房。此外,上下午送兩次40度的熱毛巾,每次5條,不足可以再要。他們親自幫你擦背,先把毛巾鋪在背上,然后順著督脈往下按,最后從上到下擦拭。一開始我還不好意思,第三天開始我也享受了這個待遇。高溫的小毛巾在小伙子的手上忽閃二次,然后鋪到背上順著督脈往下按摩,從上到下擦3遍以后,剩的2條自己擦能勾著的地方。身體舒服了自然心情也舒暢了。除了洗浴室,還設有專門的洗頭室,只要告訴護士洗頭,他們會安排時間約你去。有座椅和躺椅,洗頭的時候輕柔、點按很舒服到位。讓人耳清目明。護士那種微笑和溫柔的服務勝過專業理發
我目睹了他們清理衛生和消毒的到位。真正的5S管理,從地面到柜頂,從床頭把手、到螺絲釘,都要清洗消毒,沒有不到的地方。我學習過5S管理,也進行過5S管理工作,對比之中有些汗顏。早上清掃、消毒床位的時候也是床逢、螺絲孔、電插頭框、柜頂棱角都要擦。出院一個人就要把床推出去擦拭、消毒,清理衣柜、桌椅等一切用品。去手術者的床也要推出去消毒、更換床上用品。他們把簡單的事情重復做,重復的事情簡單做。真正做到位了是不簡單的事情。
住院期間,整個病棟都很安靜。病人之間基本不交流,各自都在自己的幔帳簾里,遇見鞠躬致意?;ゲ桓蓴_也沒有負能量的注入。悄然的來,安靜的走。
這里的病房安靜到只有發現幔帳簾全部拉開,才知道患者出院了。清理衛生,消毒都也悄然無聲。簾拉上了就是下一位患者入住了。周六、日出院的較多,周日我在走廊徒步時留意了一下,共44張床就空出20張。這里的病房有5間是4張床的,其余多是單間少數2人間。這天我的病室里就我一人,她們都出院了。下午開始就陸續入院晚上全部住滿了。我住院10天,其它3個床位進出過16人。這是一個什么床位周轉率?而且出出進進的人不會影響他人休息。在病區里,沒有聽到過痛苦的呻吟聲。晚上有患者睡覺不安影響他人的患者,熄燈后護士會把她推出去,安排在護辦處,早點前送回來。
來探視者,很少在病房在病房,都是去會客室,特別是小孩不準踏進病區。周日小外孫和媽媽一起來探視,趁媽媽出去打水,我沒留意二歲的小外孫女跑進病區不到6米,被二位護士同時發現,即時送到會客室,我們趕忙賠禮道歉。這次我明白了,一是小孩攜帶細菌的能力要比大人更多,二是會影響會打擾病人休息。所以在這個病區根本不會有小孩出現。
隨著"卡嚓"一聲手腕上的病號條碼被剪掉時,我便結束了生命旅行的又一歷程。雖然病痛也還快樂,留下了腐朽帶回了新生。人生在世有好多的不測風云,那必然要隨遇而安。我對人生從沒有過規劃和奢求什么,但此次的醫療過程給我留下深刻印象。
出院后,我又做了淋巴放療30次,免疫化療14個療程(294天)。在免疫化療的同時,我參加了日本體育俱樂部的游泳、瑜伽、溫泉療法、器材訓練等方面的體能恢復鍛煉。在手術過后的5個月做了乳房重塑成型手術,這是在制定手術方案時就決定的。在這個問題上我有過糾結、一個是經濟問題、一個是需要問題,60歲了有必要嗎?醫生的回答是肯定的,在日本70多歲的女人都在做,因為有她不會失去女人的韻味和魅力。會讓你感到和別人一樣,消除心身的負面影響。因為性情中人負面的情緒有時來自他人,有時來自本身,為了不要讓負面情緒影響到自己,來自精神上的免疫的能力也是必需的。在生活中,排除迷失在不愉快情境中的負能量很重要。幾年來我也深深的體會到了這一點?;貒鴷r,我已經是一個健康狀態正常的人,不打針、不吃藥,隨心所欲愉快的生活。
我慶幸在日本做了體檢,更感覺在日本治療的決定完全正確。在此期間,我去醫院108次,病灶藥物化療8次(168天)手術2次(24天)免疫化療14次(294天)放射治療30次,現在身體狀況良好。大病痊愈后我比以前更珍惜生活,游泳、唱歌、跳舞、我都參加,體能恢復越來越好。每年一次預約檢查也達到了健康的標準。有了這段與病相處的日子,我更珍惜現在的一切?;厥琢髂甑亩虝?,生命的脆弱,我想起演說家劉媛媛的話”你的人生只有一次,你有資格活成你想要的樣子。害怕不成功而不敢做任何嘗試,你連失敗都不配擁有。”
我以為,這就是人生中酸、甜、苦、辣、咸五味并陳。是困頓也好、是挫折也罷。休管這些風風雨雨如何演變,一定要堅強,一定要對的起自己。只有熱愛生活、熱愛生命,才能對得起愛你的人和你愛的人。我感謝家人對我的呵護,親朋們對我的關懷。更值得感謝的是日本的醫患關系的融洽和醫德的高尚品質,讓我重塑自己,愉快的度過晚年生活。
在日本治療的期間,我學會了堅強。日本人的自立、忍耐,無論家人或外人都本著不給別人找麻煩的原則由衷佩服?;煏r,我也很少看到患者帶有陪伴,大多是自己開車來,化療完休息一會兒駕車回去。放療時,每次都能發現穿工作服的人來放療,完成后繼續上班。這一幕感觸了我。日本大多數患者在精神上沒有病人的影子。無論住院還是門診,女的化妝抹口紅,男的理發刮胡須。給自己信心對他人的尊重,這一幕鼓舞了我。
住院患者基本不需要陪護,自理能力很強。在手術后的3天開始,基本都是自理。我對面床的患者子宮癌切除手術,住院10天時間媽媽來過兩次,丈夫手術時來了一次,直到出院來接才露面。她忍著刀口疼痛每天堅持洗澡、洗頭吹風、換衣服。開始我以為她是病人家屬,在換藥的處我遇見了她。這一幕也堅強了我。
生命對于每一個人只有一次,要不斷的告訴自己珍惜生命的神圣使命。有病不可怕,要給病灶找一個最好的歸宿。堅信”一個沒有準備好要死的人,就絕對不會死”,要學會堅強是一個人要永遠堅持的信念。